近两年来,关于教育的政策层出不穷:双减、民转公、营转非等等,国际教育圈也因此变了好几次天,而这一次,迎来了国际高中的大变天——广州公立国际部要纳入中招系统。
很多家长已经敏锐察觉到这则消息的重要性,这预示着,无论是公立还是民办学校,其开设的高中国际课程,全部都要进入中招,只是时间早晚问题。
国际课程纳入中招系统意味着什么?与之前国际学校招生升学相比,将发生什么改变?
想透彻了解这一政策背后的影响与未来走向,我们得回到政策的根本目的——规范办学。
国际高中规范化办学
国际学校迎来大洗牌
在规范化办学的背景下,近2年国际学校纷纷“暴雷”,没有办学资质则停止办学,办学资质不合规就进行整改,这其中,培训资质的学校被点名,培训资质的国际学校必须转为普高。
拥有国际课程的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,想要继续正常招生和教学,就还需要申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
2022年,广州市教育局印发《广州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-2024)》,该文件要求截至2024年底,原则上普通高中不再以“国际部”、“国际课程实验班”等形式探索国际课程实验,同时新增一批规范化、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
图源|《广州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-2024)》
政策推动下,广州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在近期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复,其中包括省实、广州外国语、六中。
2023年纳入中招的学校
第三批次:
1、广东实验中学(中英课程艺术设计班)招生15人2、广东实验中学(中美AP课程班)招生125人
3、广东实验中学(中英A-Level课程班)招生50人
4、广东广雅中学(本部校区)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100人
5、广州市执信中学(二沙岛校区)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250人
6、广州市第六中学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75人
7、广州外国语学校(A-Level课程)招生80人
8、广州外国语学校(AP课程)招生80人
9、广州外国语学校(IB-DP课程)招生120人
10、广州天省实验学校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50人
11、广州市培英中学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200人
第四批次:
12、广州市为明学校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招生150人
种种政策之下,今后的国际课程将只合规存在于以下三类学校中:
公立学校(中外合作办学)
私立学校(中外合作办学)
外籍人员子女学校
国际课程纳入中招系统
中考成绩成为必选项
如果就读招生对象是外籍或港澳台胞的子女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,自然不需要中考成绩,如果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立或私立学校,中考不可避免。
在之前,不论是公立国际部、民办国际部或是培训资质学校国际课程,对招生没有严格的规定,有的学校只需要通过入学考试,有的学校需要中考成绩和入学考双重考核,对招生范围也没有过多限制。
但国际课程纳入中招系统,意味着公立和民办学校的高中国际课程,将经过中考填报志愿形式进行招生。
学生想就读公立或私办的国际高中,不仅需要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,还需要参加中考,同时中考成绩还需要达到教委规定的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。
这对学习成绩一般,想转国际赛道的学生来说,无疑是个晴天霹雳,国际课程也不是想读就有得读了。这部分学生想走国际教育体系,要么直接出国,要么入读职高国际课程。
除此之外,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,根据现在高中的招录办法,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,不得违规跨地市招生。
像现在深国交全国招生,之后很大可能不能再继续。看来外地学生想就读“神校”已成为奢望,而学校掐尖现象也将不复存在。
国际高中开始进入变革期
哪些国际学校已经在行动
从2024年8月起,ULC&NCPA将集体搬迁至位于南沙区工业二路的新校区(原广州南沙修仕倍励学校),两校区将延续独立管理、共享校园的办学模式。
漫漫估计此次搬迁可能跟转型有关,因为整改通知里对学校的场地作出了明确要求:
东莞松山湖曼切斯通书院,因为没有申请到办学资质,转而选择职高牌照,歪打正着,提前布局。不少国际学校已经在调整,在未来的一段时间,还会有一部分学校会加入职高国际课程的行列中。
相比于私立国际学校,这次政策的变动,其实对公立国际部的影响不大,比如华附每年的招生,都要求学生参加入学考和中考,生源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初中。而民办普通国际高中,就要面临招生这一最大的挑战。
国际学校已经拉开变革序幕,无论是学校,还是家长学生,都需要做出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变化。
国际高中纳入中招系统
就读国际课程也能高考
很多了解过国际高中的学生家长都知道,读国际课程的学生由于学籍原因,是不能参加高考的。但此项政策后,就读国际高中的学生将拥有学籍,这也意味着学生有了参加高考的资格。学生不仅能走出国留学这条路,还多了高考这一个plan B。
随着国际高中办学资质的进一步完善,留学+高考的“双轨制”或将成为国际高中的主流标配。
虽然国际高中纳入中招系统还没正式落实,但规范化办学,在师资、管理、教学上都有了更多一层保障,同时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家长们可以事先了解布局,为孩子寻找到更合适的升学渠道。详情咨询老师即可~